这一次,目标中国进出口银行和民生银行在整个承诺名单中排名第一。“记者张小迪
交易商协会全面加强监管。2023年5月8日,继5家金融机构被一次性公开处罚后,5月9日,交易商协会宣布对中国进出口银行、民生银行进行自律调查。公告称,本次自律调查主要针对债券发行。其中,对于进出口银行,其金融债发行涉嫌违规,对于民生银行,其承销业务涉嫌违规。Wind数据显示,进出口银行现有的债券品种包括金融债、同业存单和境外债券。其中,境内债券总规模48147.3亿元,境外债券总规模145.3亿元。此外,根据Wind数据,民生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在整个债券承销行业排名靠前。自2023年1月以来,其总承销金额排名第11位,共承销1503.49亿元,债券349只。2022年总承销金额也排在第11位,共承销3436.66亿元,880只债券。本报记者注意到,此次调查是交易商协会自2023年以来第三次针对金融机构的自律调查。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针对金融机构进行了三次自律调查,这与以往的监管节奏相比,是不寻常的。今年3月31日,交易商协会对光大证券、吉林银行、吉林亿联银行、郭芙资产等4家机构展开自律调查,均涉及发行过程。此外,4月4日,交易商协会对工行发起自律调查,主要原因是“主承销商承销的多期债务融资工具发行定价严重偏离市场合理水平,干扰市场秩序”。目前,这两项自律调查的结果尚未公布。近年来,交易商协会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和广度,尤其是对主承销商等中介机构的监管。2023年1月,交易商协会处罚了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广州农商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6家银行的主承销商。主要原因是这些主承销商未按发行条件约定承销余额,低价承销多期工资集合工具,簿记建档操作不规范。此外,根据交易商协会网站的公开信息,2022年共有10家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受到自律监管,涉及尽职调查、违规发行、募集资金监控监管不到位、债券交易不合规等。此外,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在内的多家主承销商因未能遵守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而受到交易商协会的调查。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自律管理措施已逐渐成为交易商协会多层次自律惩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加强对中介机构违规行为的关注成为其突出特点。在这份调查公告中,交易商协会表示,再次提醒银行间债券市场各参与机构,在从事相关业务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市场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监管规定和自律规则,遵守展业规定,自觉维护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