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耀世娱乐资讯

著名作家冯亦同逝世:如果写一部南京文学发展史

发布日期:2023/4/12 16:07:34 访问次数:37

著名作家冯亦同逝世:如果写一部南京文学发展史

标题:著名作家冯亦同去世:假如写一部南京文学开展史,肯定少不了您的名字!古代快报讯(记者郑文静/文钱念秋/摄)记者从南京市作家协会得悉,著名作家冯亦同于2023年4月9日在南京去世,享年82岁。冯亦同,江苏宝应人。1959年毕业于扬州中学,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南京作协参谋。著有诗集《相思豆荚》《男儿岛》《紫金花》《牵手树》,评论集《红叶诗话》,散文诗剧《朱自清之歌》及传记《朱枫传》《郭沫若》《徐志摩》等。作品曾取得南京文艺奖、金陵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2022年12月12日,冯亦同率领先生朗读战争宣言假如写一部南京文学开展史,肯定少不了冯亦同这个名字。20世纪80年代初,以诗名享誉文坛的冯亦同,从任教的栖霞区教员进修学校调入南京市文联打工。彼时南京市文联掌管筹办的“南京文学创作讲习所”(后来扩展爲兼有函授部的“青春文学院”),与《青春》文学月刊同爲培育文学青年的摇篮,吸引了全国各地文学喜好者。后来他们中有的成爲知名作家,有的成爲文明机关、报刊、电视台的担任人,青春文学院爲延续南京的文学薪火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文明人才,成爲南京文学史上重要的存在。1985年春天,南京市作协正式成立,冯亦同先后担任市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发现、培植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学潜质的年老人走进文学殿堂。他的谦逊、儒雅,他的严谨、慈善,他关于文学后代的关爱和照顾,让很多人永记心中。青年学者、知名掌管人周学已经采访多位南京历史文学范畴的名家后编著《文学对话》一书,以访谈录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其中,就有冯亦同。“还记妥当时有一处细节,原文刊载时疏漏引发编辑的‘质疑’,老人家重复查阅材料,确定其词意及出处,仅是一字之‘差’,真是给我上了一课,何谓严谨,何谓研讨。”周学还记得,冯老爲文都南京概括的三要素,是其首倡,极有前瞻性、国际性、概括性。“冯老概括的这三个要素爲:人心背向、天下兴亡的家国情怀,兼收并蓄、开放容纳的人文肉体,崇尚自然、勇于创新的美学追求。诗也好,文艺也好,他说最次要的还是一种肉体的力气:大宇宙、大南京、大情怀。”得知冯老去世的音讯,周学悲哀地在小伙伴圈写下这样的语句表达哀思:“亦释亦儒,千秋大鼎铸史笔。同悲同泣,万里情滋付文章。”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祁智也对冯老当年的关怀保护浮光掠影,“事先,我20岁大学毕业,拎一个樟木箱子离开南京,举目无亲,失掉了冯教师等几位教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支持,永不能忘。”事先,由于青春文学院和《青春》杂志,祁智遇到了冯老等长辈。幽默的冯老甚至还撰写了一篇《说说我的靖江小伙伴》在文中描绘这位小友“矮小强健、一表人才,从写诗到写小说,从短篇到长篇,一部接一部”“他不只活泼于文坛,还当过电视台的节目掌管人,有一条唱美声和朗读诗的好嗓子,更是绿茵场上的一员战将”。这样的亲切鲜活文字,如今读来犹在眼前,让祁智关于冯老的去世一时之间难以置信。冯老是著名的诗人,但在祁智看来,冯老更是一位诗歌创作活动的组织者和推进者。“这是很了不起的。”他还特别提示广阔文友,冯亦同曾用“叶彤”之名。“这一点有些人不晓得,冯教师也用这个名字,提携了有数的文学后代。”冯亦同爲南京带来过许多值得记住的书籍。他的诗歌创作中,描写和歌颂南京的作品异样占了相当的比重。△2022年12月12日,冯亦同率领先生朗读战争宣言而这一切的作品中,《战争宣言》是有着十分重要且特别的意义。2002年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留念馆的广场上所举行的祭悼典礼中,添加了一个新的内容,即由一位青年代表朗读《战争宣言》,它的作者就是在南京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诗人冯亦同。自2002年始,冯老五次爲公祭执笔。到了2014年,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过,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爲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度公祭日。冯老再次受邀,将之前的版本改写成爲60句、240个字的“诗经体”《战争宣言》。“战争开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他将本人关于这座城市、这个时代的称颂与期许,写进了字字句句,而这些诗句,也将随同他的名字,永远被南京记住。(来源:古代快报全媒体)前往搜狐,检查更多责任编辑:

联系人:卧虎

QQ:8888910

QQ:8888910